节选
应该做的,要做的,甚至想做的事情很多,但时间很少,或者说,一天24小时太少,可能一天240小时勉强够用,时间少,事情多,这是典型的时间稀缺,而稀缺会激发我们的稀缺心态,焦虑、不能有效做事,正是稀缺心态的副产物。
时间稀缺的人,很累,很低效。
即使你在做重要的事情,但你并不是全心全意,你的一部分注意力,或者说,相当一部分的注意力,会不自觉盯着“那些空中的球”
处于稀缺状态的人,智商平均会下降10分左右。
虽然你知道学习、看书很重要,虽然你知道,焦虑情绪可以通过冥想、运动排解,但,你不会去做,或者说,你根本没动力去做
你越上进,想做的、要做的、待做的事情就越多,“空中的球”越多,然后,你就越手忙脚乱,越智商下线,自控力下线,整个人,萎了,蔫了!
从短期来看,一定要做好规划,将盘踞在大脑中的所有事情倾倒出来,然后筛选、过滤、组织、执行,释放被占据的大脑资源,有条不紊地搞定事情,我推荐GTD时间管理
它能“搞定”问题,却很难预防问题。这其实在生活中很常见,时间不够了就加把劲,搞定任务,甚至是争取到一点时间空余,然后,稍有一点松懈,时间又很快被消耗干净,再次陷入稀缺。
从长期来看,要真正破除稀缺陷阱,要构建“余闲”,即持续的“空余”。必须建立一个长效机制,不断累积“空余”,保证“空余”,从根本上打破稀缺心态。
我们需要的是长期坚持做重要的事,所以,我的方法是规范化,每天晚上9点-11点,不管想不想写,有没有灵感,这个时段就是写作。
从短期看,我们需要通过GTD搞定迫在眉睫的“稀缺”状态,但从长期看,我们必须构建有效的制度,避免自己陷入“稀缺陷阱”,这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。
应对焦虑的短期计划
- 运动
- Blue
- GTD
- 构建余闲
- 出门放松
- 定期自我评估
来源申明
引用文本摘录自知乎回答总是很焦虑,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怎么办?
作者:高太爷
2 条评论
草 Blue
确实 Blue